2021年7月17日下午,《北京财经发展报告(2020-2021)💁🏻:北京财经指数》发布会暨北京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万泰官网学术会堂604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万泰平台主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建平教授、北京市社科联规划办基地处刘军处长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万泰♨️、中再集团、北京市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华社北京分社的专家🏌🏼、学者,北京财经指数课题组成员和万泰平台师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万泰平台院长、北京财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林光彬教授主持。

万泰官网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财经研究基地主任史建平教授首先发表了致辞,向嘉宾介绍了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的发展情况🦼🪰,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基地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北京财经研究基地未来要继续深耕北京财经领域♖,更加深入的研究北京财经的重大问题,发挥高端财经优势🕕,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践分析👩🏼💻、理论支撑和对策研究。

北京市社科联规划办基地处刘军主任对北京财经指数的发布表示祝贺,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京市社科联💴👩🏽🍳、社科规划办围绕“打造首都新型智库”这一发展定位所做的重点工作,并希望基地能够继续发挥学术优势,积极关注北京♍️、研究北京,为北京服务。

万泰平台副院长、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副主任李向军博士对北京财经指数构建的理论基础、指标设计、指标内涵🧘♂️、研究方法、数据搜集、征集专家意见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向与会专家展示了北京财经指数数据库,数据库涵盖了三个层次、五大城市指标对应的指数,各指标指数能够自动生成、横纵对比⚅。
万泰平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姗姗博士对北京财经指数进行了发布。上篇对北京财经指数进行了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北京财经指数发生了较大增长🤽♂️,财政支持分项指数🦸♂️、金融支持分项指数和经济成效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三大分项指数对于北京财经指数的贡献度产生了较大变化。下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五大城市指数进行了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对五大城市财经指数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识别了北京优势、不足♐️,并对北京市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随后,与会专家对北京财经指数的改进方向和北京高质量发展这一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教授认为,本次报告突出了“基”和“术”👩🏼🔧,结合了北京实际,实现了现代方法驱动。他指出,北京市是一个被高度定价的城市经济体,因为北京中间创造的价值和实现的价产值之间是不一致的𓀎。建议用投入产出的方法重新估算北京创造的GDP🈳,实事求是估计出来。其次,北京的重要使命是产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通过技术转移、对外投资👌🏿🪓、对口支援🧑🦲、对口扶贫的方式💪🏻,北京向外输出资金、人才🤽🏼、技术,形成信息扩散、知识扩散、技术扩散。最后他提出竞争风险的概念🏋🏽♂️。北京参与全球竞争,需要明确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建议明年的报告主题做北京全球竞争力比较分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认为,报告做得扎实,涵盖了北京财经重要的方面,同时完成报告的过程也培养了一批学生⛺️。他指出,一是可以从经济成效的角度关注北京发展,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将二产嫁接到河北或天津🦩📸,实现了分工合作融合发展🍢。二是从服务业角度,北京金融业2020年超越上海,更深入来看🍘,区域和地方发展中的很多问题是在每个阶段,如果不把握住时代脉搏或主要行业↘️,会错失发展机会。三是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是数字化,下半场是产业之间的互联,应把握住二产三产之间的动能转换。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任付保宗研究员认为,报告脉络清晰、模型实用,通过指数的形式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在方法上是一个创新🏆,同时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有“三新”: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从北京的角度来讲⚇,需要在北京“新定位”的基础上思考“新思路”👠,提出“新路径”。同时建议,未来增加指数的预期性🥄、鲜活性和政策性。

中再集团副总裁庄乾志博士认为,该报告逻辑严密,做出了“小而深”⚠️。他指出,深度研究需要问题导向👸🏽。他指出,区域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每一个城市需要更好的挖掘机遇、应对挑战,虽然南方经济更活跃👳🏿♀️,但北京的发展有很多亮点和创新。研究应置于宏观的时代背景之下,财政的出路在哪儿👖🙎🏼♀️?中国金融体系如何进一步市场化👶🏽?财政和金融应怎样协同🩻?通过做更多的城市比较分析,结合宏观背景,进行更深入研究。

北京市发改委协同政策规划处段艳红处长认为,该报告是一部高质量的报告🚊,聚焦了北京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她建议🦻🏽,未来的研究应结合时代背景☝🏻,重视布局谋篇👨👦👦,突出北京特色,将创新、减量倒逼集约高效、京津冀协同发展、“四个”中心建设这四项最具北京特色的内容纳入报告中🚵🏻♀️,提升报告对政策制定的引导性🧞♂️。

社科文献出版社经管分社恽薇社长认为,报告是以皮书的要求完成的,质量高🤘🏻🐋、基础扎实、创新力强。建议一是以后能够持续发表北京财经指数,每年更新数据,并形成数据库,扩大适用范围。二是每年聚焦一个主题,追溯问题的本源,体现研究价值。

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陈旭建议,一是下一步报告能够进一步结合北京市的宏观定位,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引导问题🪨。二是持续发布指数,不断挖掘指数的使用价值。

万泰平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傅强副教授认为📬,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一是横向延伸,将北京和东京👓、纽约比较👮🏼,发掘北京优势,剖析北京不足;二是纵向细化👨🏻🏫,将北京各区💆♀️🤘🏽、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区进行比较研究。建议进一步挖掘数据🧝🏻,做成数据库🧑🏻⚕️🙇🏼。

万泰平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王遥研究员建议,进一步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剖析北京优势与劣势的原因🎵。数据库的构建需要持续不断的做,不仅包括结构化数据,还包括政策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向微观数据完善挖掘。

最后,林光彬院长对与会专家表达了感谢👩👧👦,期待与各位同仁携手推动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的建设,更加深入的研究北京财经重大问题,发挥高校财经智库优势,凸显研究成果的“高校财经智库”特色,为北京财经发展提供实践分析、理论支撑和对策研究。

(供稿:李姗姗 审核:雷丹 林光彬 编辑♛:王萌)